估值超40亿如何守护好“达茂草原羊”金字招牌?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经济新闻
9月20日清晨,呼和浩特市金夏购物广场乐尔美超市生鲜区,工人们正将一批印有“达茂草原羊”标识的冷鲜羊肉产品整齐码放。
一个月前,内蒙古牧莱格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超市方的合作签约刚刚完成,标志着这个区域公用品牌正式进入呼和浩特连锁商超渠道。半个月前,牧莱格的羊肉产品又出现在“内蒙古蒙优农品供应链展厅”的货架上。
渠道拓展的“两连跳”,显示出“达茂草原羊”品牌化进程正在提速。今年7月31日,达茂旗成功跻身自治区首家“全域绿色”试点旗县。这意味着,从草原牧养到终端销售,羊肉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标准化获得了机制性保障。而在2024年底的第十一届内蒙古品牌大会上,“达茂草原羊”入选2024年度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估值高达41.97亿元。
从2020年9月品牌首次亮相,到如今估值超过40亿元,“达茂草原羊”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身份跃迁。但站在高估值与高期待之下,挑战也接踵而至。
“达茂草原羊”并非一夜成名。早在区域公用品牌推出之前,它就已凭借其优良品质,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中国驰名星空体育登录入口 星空体育在线官网商标等多项荣誉,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9月24日,在达茂旗黄花滩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开园仪式上,“达茂草原羊”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首次亮相,从此开启了系统化、市场化品牌运营的新阶段;2025年5月,它又成功入选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声誉TOP100榜单,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再度提升。
达茂旗天然的放牧环境孕育出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草原羊。(资料图)
达茂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纯净的空气、广袤的草场、天然的放牧环境,孕育出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草原羊。据该旗农牧局副局长刘国栋介绍,目前全旗每年羊出栏量近90万只,存栏量近100万只。“在外地市场,尤其是高端餐饮渠道,达茂草原羊很受认可”,刘国栋说,“但问题在于,我们过去的品牌建设滞后,好东西没有卖出好价钱。”
尽管品牌估值高达41.97亿元,但“达茂草原羊”仍面临严峻挑战。传统销售模式仍占主导,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原始整羊或简单分割的形式销售,产品的深加工、包装设计和品牌宣传存在明显短板。“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卖原材料的阶段,没有真正发挥品牌溢价”,刘国栋坦言。市场乱象频发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内蒙古天宇牧歌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达茂草原羊行业协会会长刘飞指出,市场上存在外地羊肉冒充“达茂草原羊”的现象,价格体系混乱,追溯体系尚未完善。“一些不法商贩线上线下以次充好,严重损害品牌形象。”此外,产业链协同不足,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各环节尚未形成高效联动,导致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消费渠道对稳定性、可持续性的要求。
面对这些问题,达茂旗开始系统出击。8月14日,旗农牧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草原羊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将通过“严管+提质”提升品牌公信力。具体措施星空体育登录入口 星空体育在线官网包括成立专业评审小组,对新申请使用品牌的企业实施“资质+现场”双核查,统一授权书样式和编号规则,并对通过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优先授权。“我们要让每一只达茂草原羊都有自己的身份档案”,刘国栋表示。
据了解,当地农牧部门正在全力打造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冷链物流的全流程溯源体系,同时加大畜种改良力度,培育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的肉羊品种,确保全年稳定供应。渠道拓展也在加速,除了进入本地商超和供应链展厅,达茂旗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地举办品牌推介招商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提升品牌曝光度。
“达茂草原羊”的未来发展,需要更系统化的品牌战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北疆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哈达指出,品牌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加剧、流量短期化、草原超载压力,内部存在差异化不足、故事传播欠缺、大数据能力滞后等问题。他建议,应通过市场调研优化品牌战略,构建“广告+直播+社群”全域运营体系;以“草原友好型品牌”为核心,改善草原载畜量与饲草料结构;推出高性价比健康产品,建立消费者信任。“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品牌故事,实现情感共鸣,融合主流与自媒体构建传播矩阵,依托大数据与AI推进数字运营。”哈达说。
从超市货架到高端展厅,从本地市场到全国推介,“达茂草原羊”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品牌进化。41.97亿元的估值,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品牌建设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需兼顾品质与口碑、传统与创新、生态与效益。随着溯源体系完善、授权管理严格和渠道拓展加速,“达茂草原羊”正逐步跳出区域局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而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一场关于传统畜牧业如何与现代消费市场接轨的深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