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让体育流量变经济增量
云南省体育工作有哪些亮点?怎样完善办赛环节打造好品牌赛事?拓东体育场改造进展情况如何?7月31日,云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晋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体育局立足‘3815’战略发展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云南体育取得了可喜成绩。”邢晋表示,一是健康云南建设成效显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四五”以来,云南省连续实施了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投入资金9.8亿元,建成体育公园48个、全民健身中心13个、足球场地93个,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本形成,159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省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7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2.6%,各项指标均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投入2.3亿元支持民族自治县体育设施建设,云南省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获奖总数及表演项目成绩均居第一,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二是高原特色竞技体育稳中有进。项目布局持续优化,积极融入奥运、亚运战略,竞技体育实现历史性突破,“十四五”以来,在东京、巴黎奥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等国际国内大赛取得新突破,竞走、马拉松等特色项目达全国一流水平,多个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发展,首办省冬季运动会,并在全国冬运会斩获7金7银8铜,实现了竞技体育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三是青少年体育融合发展,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全省34家单位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年均举办省级青少年赛事超40项次。改革创新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第二届省青少年(学生)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参赛规模创新高。四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动能强劲。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立省体育产业协会,共建云南中体户外运动产业学院,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体育企业数量达15515户,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为91户。全面推进户外运动发展,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联动大理、丽江、怒江、迪庆加快建设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充实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项目储备,云南省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56个、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10个。今年云南省还将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共推出201项体育赛事活动。“十四五”以来,体育彩票累计销售587.96亿元,筹集公益金152.70亿元,实现安全运营并稳步提升。
自2012年至今,昆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已举办十一届。2016年,昆马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虽然赛事得到了相应的肯定,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短板。
“昆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每年举办时间都不固定、每年线路也不同,让人捉摸不透,很影响跑友参赛。”云南资深跑友陈剑有些无奈地说。跑友所说的情况是指昆明国际半程马拉松举办前几年,起跑点和路线年首次“进城”从金马碧鸡坊起跑,此后几年,起跑点均设立在云南省博物馆新馆,2020年至2023年,起跑点又回到了呈贡昆明会堂,而举办时间从正月到年底均有涉及。
此外,云南省很多户外比赛的宣传都在重复“最美赛道”,但赛事与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结合不够紧密、国际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也显而易见,导致“千赛一面”,进而稀释了赛事品牌的价值。
省体育局竞赛管理和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周洁表示,赛事计划一般是在比赛前两个月前向社会进行公告。至于昆明马拉松的时间不固定问题,主要是想把昆明最优美的环境、最适宜的气候展示给全国跑友。另外,在一个城市里举办两项马拉松赛事,也需要在时间上错峰。
针对云南省如何抢抓户外运动发展机遇,推动全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周洁也作了进一步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体育形成以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国际红土网球公开赛、国际汽车拉力赛、上合昆明马拉松、国际龙舟赛、国际足球赛和怒江野水皮划艇世界杯赛为主体的“一带一路”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七彩云南国际品牌赛事。去年,云南省又着重推动环云南自行车赛、九湖山水联赛、城市篮球联赛等赛事活动,形成了带有云南DNA的品牌赛事矩阵。同时,云南也在着力打造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的IP赛事,通过强化省级的顶层设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而形成以赛事经济为主要推动力的体育产业新增长点。
“请问拓东体育场改造进展情况如何?改造期间原来的道路还能够通行吗?改造完成后,拓东体育场能够承接哪些活动?”有网友留言询问。
“拓东体育场于1958年建成,带着很多昆明市民的记忆和情怀。1999年世博会时进行了一次提升改造,但现在又不能满足需求了。当前,云南省再次对拓东体育场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拓东中心办公室主任杨中强介绍,2024年,云南省体育局与昆明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拓东体育场及场外设施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改造范围包括体育场主场、附场、周边道路和环境提升,总面积119.9亩。改造的目标是可容纳4万人的甲级综合性体育场,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当前正在全力推进主体结构及钢网架加固工作,计划2026年5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在推进体育场改造的同时,也同步推进拓东体育馆的提升改造工作,改造的目标是可容纳3000人的乙级综合体育馆。
“为保障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施工作业顺利开展,通过与交管部门充分沟通,自2025年4月16日起,拓东体育场南北进口对社会车辆限行,体育场周边环线道路临时封闭。”杨中强介绍,体委大院内单位人员、商户和小区住户持证通行,后续中心将按照施工进度对封闭范围作局部调整,预计于2026年5月31日项目竣工交付后全面恢复周边道路正常通行。
杨中强表示,拓东体育馆、体育场改造完成后,将会积极承接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各类文化演出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同时,中心将坚持公益导向,主要体育场馆将面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断推进云南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记者 李翕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